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,涌现出许许多多精彩的诗篇,从《诗经》楚辞,到汉赋唐诗,诗的形态一直在推陈出新,诗的修辞方法也是多种多样,从比拟,夸张,反问,到顶针,通感,双关等。
而其中,有一种诗,格外的奇特,他就是回体诗,而回体诗中最为著名与经典的当属李禺的《两相思》。
李禺是宋朝人,具体是哪里的人已是不可考,但他的基本信息,可以从他写的诗作中窥探一二。
《两相思》是一首表达思念的回文诗,从前往后读,是丈夫远离家乡,思念妻儿,从后往前读,是丈夫远离家乡后,妻儿思念丈夫。
枯眼望遥山隔水,往来曾见几心知?
壶空怕酌一杯酒,笔下难成和韵诗。
途路阻人离别久,讯音无雁寄回迟。
孤灯夜守长寥寂,夫忆妻兮父忆儿。
这应当是丈夫为寻求仕途,远离家乡妻儿,在夜半空寂之时,望着摇曳的豆点灯火,看着窗外独挂的明月,思念之情油然而生。
《两相思》这首词,正着读,是丈夫游历在外,孤灯独影之下,借酒浇愁,盼望妻儿的书信,便可称之为《思妻》。
而反着读,则是一位在老家的妻子,抱着思念丈夫的儿子,在灯影之下,既盼望飞来的大雁可以带回丈夫的消息,又担心雁不回,山河路远,担忧在外的游人在外出事,可称之为《思夫》。